English    |   中文

Industry News

    跨界发展:医疗器械产业落点在哪儿?


    Source:医药网Release time:2013-11-07Click:941次




    生意社11月7日讯 “跨界融合,生物医药发展的新机遇”是刚刚结束的第十七届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谈论最多的话题。在医疗器械论坛上,有人认为,跨界不仅将医疗器械产业特点集聚起来,还要集合各个行业最精尖的技术。最近比较热门的可穿戴医疗设备、移动医疗设备、3D打印与云存储,以及个人健康监测及管理等都可能形成新的热门市场。

    《启航2013—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报告》指出,医疗器械产业的跨界融合最重要的在于创新商业模式而非产品。比如,可穿戴设备本身即便设备新颖、形式时尚、用途广泛,也未必能使企业保持竞争优势。最关键的是在设计和生产智能设备的背后,使其拥有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分析能力。通过贴近消费者心理的服务,进而挖掘出大量的数据,创造出更加新型的商业模式。这将是医疗器械行业未来面临的最大机遇和挑战。

    国内市场三大表现

    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目前已达到千亿规模,年增长率达到23%,是目前医疗行业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科技部社发司生物医药处副处长张兆丰在论坛上指出,近几年来,医疗器械呈现出多产业领域交叉融合,多种资金渠道不断投入的新局面。

    医疗器械是医疗保健最为重要的基础装备,是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它既是健康所系,临床必用,又是一个重要的民生产业,发展必须。同时,已将包括医疗器械在内的生物医药产业纳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也是未来科技革命和产业竞争战略必争的前沿。

    张兆丰认为,我国医疗器械在发展中有三大表现:第一,在全球,占据垄断地位的仍是国外跨国企业集团。在国内,行业中兼并、重组非常密集,尤其生物医药材料领域兼并非常明显,客观地反映了医疗器械领域的竞争激烈态势。第二,从技术角度看,国内生产的一些装备存在不好用、不适用、性能低、功能少等问题。第三,大型医疗机构依赖进口高端产品,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亟待设备升级。“如何改变医疗器械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是我们当前一个重大需求和挑战。”张兆丰说。

    四大问题制约发展

    在医疗器械行业,产品层面上做不了、做不好;企业层面做不大、做不强是公认的现象。但原因何在呢?张兆丰认为,第一,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不足。目前我国在医疗器械的创新方向上主要瞄向仿制,国外有的产品我们去仿。但是,仿制肯定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必须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设计,应改善相关政策环境,使自主创新产品有足够的利益回报,解决自主创新动力(310328,基金吧)机制不足的问题。

    第二,多主体协同创新合作机制仍存问题。医疗器械门类众多,每类产品都有自身的技术特点,都是多学科技术的交叉结合,也都需要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紧密合作。在美国,创新环境上有相对完善的利益链条机制促使相关产业链上研发和生产主体之间,在相互转化、利益分配、知识产权等问题上有清晰的分配机制,我们在这方面还不够成熟完善,这是一个突出的挑战。

    第三,产业链条不完善的问题。医疗器械产业化不同于其他产业,特别不同于药品。药品的需求量是应用给每个患者的,需求量比较大,产业受利益动因的驱动,产业链条相对很容易完善。医疗器械的核心部件,由于批量小,用量不大,很多人不愿意做。在医疗企业产业的创新方面上,很多专家认为核心部件是关键问题。但核心部件是因为技术问题还是产业动因的机制性动力不足,值得进一步分析研究。产业链条的缺失也是行业面临的一个非常重大的挑战。

    第四,市场环境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创新医疗器械的逐步涌现,创新医疗器械所需的政策环境与现有政策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医院流通渠道不够透明,市场化程度不高,缺乏科学规范的专业化评价,尽管我国已经自主创新了一批优质的国产医疗器械产品,很多医疗机构“不愿买、不愿用”,创新产品进入市场难,创新产品优质不优价,不能及时通过市场回报获得发展空间已成为制约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整体发展的又一个重大问题。

    “十二五”明确重点创新方向

    围绕上述基本形势及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十二五”正着力加强医疗器械领域的科技布局。一是开展了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二是制定了《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三是成立了“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四是组织实施了“医疗器械领域科技重点专项”。通过上述工作,研判出发展重点,对当前急需和面向未来发展所需考虑的重点产品门类做出整体规划布局,部分重大产品研究已取得了重要进展。同时,组织开展了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简称“十百千万工程”),着力改善创新产品发展的应用环境问题。

    张兆丰对此强调,未来将以技术、需求和市场三个角度来确定发展方向和技术重点。在科技创新上,将组织高端突破,通过攻关,创新技术难度比较大的产品;其次,将推动基层医疗器械产品升级,实现便携化、数字化以及网络化,促进基层整体装备的性能提升;另外,研发重点将强化前沿技术,围绕诊断、治疗、材料、临床需求方向而探索创新。

    多产业融合势在必行

    健康是大势所趋。国务院刚刚发布了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从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医疗产业、养老产业还是为第三方服务的产业,医疗器械产业都可以与之融合。养老地产的发展就备受关注,在其中医疗器械产品与整个房地产产业的融合,需要无障碍技术,疾病的检测技术、慢病管理技术等推陈出新。

    张兆丰表示,实现跨界发展、融合创新,某种意义上来讲,既是客观需求,市场走向的驱动,也是生物医药领域、医疗器械领域内部创新发展的自身内在需求。他说,“我们必须要在创新上下更大的工夫,做更多的文章。”


    Return

Sweep and pay attention to us

Copyright 四川梓橦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ICP:蜀ICP备18003596号-1